English

菲尔兹曼——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正宗传人

1998-11-05 来源:光明日报 周铭孙 我有话说

10月27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“怡宁之夜——菲尔兹曼独奏音乐会”早在音乐会之前就引起了钢琴界人士与爱乐朋友们的兴趣和期盼。犹太裔钢琴家菲尔兹曼1952年出生在莫斯科,15岁就获得了布拉格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,19岁又荣获法国玛格丽特·朗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水平和成就。1987年他到美国后,与各大乐团合作,足迹遍布世界各地,取得了辉煌的成功。

在CD唱片中,我们早熟悉了他,那是CBS公司录制的菲尔兹曼在卡内基音乐厅的实况录音:舒伯特的《A大调奏鸣曲》弹得优美如歌,舒曼的《交响练习曲》弹得完美无瑕,最令人难忘的是梅西安的《圣婴十二默想》中的选段,那些音响是那么的新奇而迷人!听了这些录音后,人们就对菲尔兹曼不同凡响的演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这次菲尔兹曼访问北京的演出,正值北京国际音乐节之后的两天,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就是音乐节的延续和一个组成部分。而且,说老实话,他弹得比音乐节上的一些钢琴家更为出色。

音乐厅内座无虚席,对钢琴独奏会来说如此满座是罕见的。菲尔兹曼的出场几乎是从后台口跳出来的,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到钢琴边上。他的穿着非常随意,一身领口封紧的衣服,连西装领带都没有穿戴,给人一种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宽松感。他的演奏也非常之自然而随意,下键直截了当,声音明亮而直率。

独奏会共有三组曲目,第一组是巴赫的《C小调第二帕蒂塔》(作品第826号)。在第一段中,慢板声音宏亮,音响丰满,行板中用了精巧的手指跳音来弹那些较快的音符,顿时使人联想起古尔德式的触键。在以后的五段中,《阿勒曼德舞曲》、《库朗特舞曲》、《萨拉班德舞曲》、《回旋曲》、《随想曲》,每段各有其不同的速度、节奏和触键的特性,但是整个演奏过程中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对比和反差,而是遵循着既不过快也不过慢的原则,这种处理显然是有其说服力的。

第二组曲目是莫扎特的《C大调奏鸣曲》(作品第330号),这首曲子演奏得较单纯、朴素,音乐直截了当,毫不做作,可能与俄罗斯学派的风格有关。从我的感觉,更习惯听德奥乐派弹莫扎特的精致和讲究,菲尔兹曼的演奏则略感随意。

第三组曲目是穆索尔斯基的《图画展览会》套曲,这是作曲家去参观亡友的画展有感而作的。全曲有十幅画的描写,用漫步的主题串连起来。菲尔兹曼在一开始的漫步中,就用极其直率和堂皇的音响,表现作曲家进入宏伟的展厅时的高视阔步和充满兴趣的精神状态。而在各幅画之间的漫步,则有时振奋,有时伤感,有时感叹,情绪各不相同,菲尔兹曼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想像力。如《侏儒》、《杜依勒里宫花园》、《利莫日市场》、《鸡爪上的小屋》、《基辅的大门》等段落,都有艰难的技术难点,但在菲尔兹曼的手下,变得十分轻而易举,得心应手,这样,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音乐中画面的描绘。由于演奏吸引人,一首宏大的曲子,感觉很快就过去了,等我从情绪中醒过来,掌声、欢呼声已不绝于耳。大家都说:“太精彩了,这是真正的俄罗斯钢琴学派在演奏俄罗斯的经典作品。”一位钢琴系的研究生对我说:“从来没发现这首曲子(指《画图展览会》)这么好听过。”我想,这大概也是所有观众的共同感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